大赛介绍
Contest introduction

为加强法律科技领域沟通与协作,由北京PG电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联合发起" '睿聚杯'2020全国高校法律科技创新大赛",搭建法律科技领域思想、技术、应用的交流实践平台,助推法律科 技产业人才培养, 助力高校推动法律科技相关学科的深化发展。


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开展、展开一场高水平的科创竞赛,聚焦法律科技领域前沿创新成果。 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共同探索未来法律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方向。与此同时, 发掘和输送法律科创人才,为法律科技领域持续发展储能蓄力。

组织机构 Organization

大赛评审委员会

评委会主席

孙明东

北京PG电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CTO

技术委员会主席

评委

刘云

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助理

法学博士、助理研究员

马为之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

毕然

百度深度学习技术平台部主任架构师

飞桨开源产品负责人

靳伟

百度资深产品设计师

沈来信

PG电子研究院副院长

上海研究分院院长,人工智能科学家

张学来

PG电子研究院大数据实验室总监

李东海

北京PG电子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赛程安排 Schedule

发布赛题,开放报名

2020年7月10日

模型上传通道开启

2020年8月3日

报名截止

2020年8月22日

关闭模型上传通道

2020年9月3日

颁奖仪式

2020年9月13日

奖项设置 Prize Settings

奖金

一等奖(1名) 15000
二等奖(2名) 10000
三等奖(3名) 5000

校招绿色通道

决赛队伍获奖者均有机会获得PG电子和百度校园招聘/实习生招聘绿色通道。

招录推荐

符合条件的获奖选手推荐其参加2021年清华大学计算法学主题夏令营、相关研究项目。

计算资源

参赛选手填写算力申请问卷,组委会一次性发放AI Studio 100小时免费GPU算力。

技术课程

AIStudio提供一系列丰富的课程、包涵CV、NLP、强化学习等方向,帮助选手快速掌握深度学习知识。
参赛办法
Entry method

参赛对象

高校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研究生等。

1. 参赛团队可由1-5人组成。

2. 每位选手只能参加1支队伍

3. 每个团队可有1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不计入团队人数)

参赛形式

1. 参赛团队必须完全基于大赛提供的数据完成竞赛作品。

2. 参赛作品应为未经发表的原创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3. 所有参赛相关的提交材料均不予退还。主办方有权将参赛作品及相关信息用于制作纸质、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宣传品和

    出版物(传播途径包括互联网),以及举办展览展示活动(展览展示途径包括互联网)等。

评审办法 Evaluation method

线上评分

参赛选手提交模型后,评分系统会根据计算结果自动评测得分,评分标准如下:

1、当事人与要素关系相关识别正确为TP;当事人与要素关系相关识别错误为FP;

2、当事人与要素关系无关识别正确为FN;当事人与要素关系无关识别错误为FN;

3、计算每个要素的精确率P=TP/(TP+FP)与召回率R=TP/(TP+FN);

4、计算全部要素的宏平均Pi和Ri:P累加求平均和R累加求平均;

5、最终计算宏平均F1值作为评测标准,F1=(2*Pi*Ri)/(Pi+Ri)。

专家盲审

大赛评审委员会将对提交模型的内容进行盲审。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成果的创新性、算法模型的效果、数据的利用程度等。

竞赛题目
Contest topic

比赛题目:法律要素与当事人关联性分析

赛题任务

多人多罪在司法行业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且在司法行业需要对每个人的不同罪名进行判断。

本题目需要利用模型和算法对输入的文本、要素与当事人进行匹配判断、判断在当前输入文本中,要素与当事人之间的对应关系。

大赛结果 Competition results

排名 队伍 学校 分数
LJPD 清华大学 91.991
0x00 清华大学 91.272
安赫尔 北京理工大学 91.044
4 非典型CS博士的团队 东南大学 90.921
5 冲冲冲 东莞理工学院 90.777
6 是小橙子呀288的团队 东南大学 90.25

精彩回顾

邮箱:marketing@thunisoft.com

答疑QQ群:1135854564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PG电子集团官网

© 2001-2017 Thunisoft PG电子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6480